抚州比特币牛人,原市委书记肖毅的“政绩观”与电力危机

小编

江西抚州比特币挖矿狂潮:原市委书记肖毅的“政绩观”与电力危机

近年来,随着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兴起,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挖矿热潮。然而,在江西抚州,这股热潮却演变成了一场电力危机和政绩观的扭曲。

原市委书记肖毅的比特币挖矿之路

江西抚州原市委书记肖毅,在任职期间,对比特币挖矿情有独钟。他不仅为企业提供土地资源、财政补贴,还为其担保获得24亿多元贷款,甚至帮助这家公司建了一个数据中心大楼。

16万台矿机,耗电量占全市10%

这家公司每天运行约有16万台矿机,从2017年到2020年之间,其用电量就占到抚州全市用电总量的10%。如此大规模的挖矿活动,不仅给当地电力供应带来了巨大压力,还引发了环保和资源浪费等问题。

政绩观扭曲,忽视民生利益

肖毅在位期间,为了追求所谓的“政绩”,不惜牺牲民生利益。他不仅支持比特币挖矿,还帮助这家公司进行包装,对外宣扬其为“大数据”和“云计算”的高新科技公司。

国家政策引导,挖矿企业有序退出

事实上,从2018年开始,国家就明确要求各地政府引导挖矿企业有序退出,并进一步明令禁止发展虚拟货币挖矿项目。然而,肖毅却置国家政策于不顾,继续支持比特币挖矿。

反思与启示:政绩观与民生利益的平衡

抚州比特币挖矿事件,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在追求政绩的同时,必须时刻关注民生利益,确保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、资源利用的平衡。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,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。

江西抚州比特币挖矿事件,不仅暴露了政绩观扭曲的问题,也引发了人们对电力资源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注。希望这起事件能够成为一面镜子,让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,更加注重民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