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用比特币跑路,揭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“虚拟货币”骗局

小编

比特币洗钱案:揭秘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“虚拟货币”骗局

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,比特币等加密货币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。在这股热潮背后,一些不法分子却利用比特币进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犯罪活动。本文将揭秘一起利用比特币跑路的案件,揭示其背后的犯罪手法和危害。

一、案件背景

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蓝天格锐)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,主嫌犯钱志敏(又名张雅迪,Yadi Zhang)在伦敦出庭,否认所有洗钱指控。据澎湃新闻报道,钱志敏持有并转移了非法的加密货币,涉及比特币洗钱案。

二、犯罪手法

钱志敏通过以下手法进行比特币洗钱:

雇佣“白手套”:钱志敏雇佣了在当地中餐馆打工的华裔英籍女子温俭(JIAN WEN)作为其“白手套”,进行了一系列洗钱操作。

兑换比特币:温俭协助钱志敏将非法所得兑换成比特币。

购买奢侈品:钱志敏利用比特币购买珠宝、豪宅等奢侈品,以掩盖资金来源。

三、案件进展

1. 温俭被判刑:今年5月,温俭被英国伦敦萨瑟克区刑事法庭判处6年8个月监禁,罪名是在2017年10月至2022年1月期间协助雇主利用比特币洗钱。

2. 比特币查获:英国警方在该案中查获逾6.1万枚比特币,这些比特币的所有者则是钱志敏。

3. 钱志敏出庭:钱志敏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庭上对比特币洗钱案的指控表示不认罪。

四、案件影响

1. 揭示比特币洗钱风险:此案揭示了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在洗钱活动中的风险,提醒人们警惕虚拟货币的非法用途。

2. 提高公众防范意识:此案提醒公众,在投资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时,要增强风险意识,避免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骗局。

3. 加强监管:此案为我国监管部门提供了借鉴,有助于加强对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,防范金融风险。

利用比特币跑路的案件警示我们,在享受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,也要警惕其背后的风险。我们要提高防范意识,加强监管,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