使用加密货币查处,全球各国联手打击洗钱欺诈行为

小编

揭秘加密货币洗钱:追踪比特币的神秘旅程

你有没有想过,那些在网络上神秘流转的比特币,可能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?没错,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加密货币洗钱的神秘面纱,看看这些数字货币是如何被不法分子用来洗钱的。

一、比特币洗钱案:一场跨国追踪

还记得那个轰动一时的比特币洗钱案吗?2017年,英国警方查获了超过6.1万枚比特币,这些比特币的所有者竟然是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蓝天格锐)的老板钱志敏。这个案件不仅规模庞大,而且涉及跨国追踪,堪称加密货币洗钱案的典范。

钱志敏,又名张雅迪,在中国有着“花花”的别名。她利用蓝天格锐的名义,通过互联网、大型推介会等手段,以智能养老服务为噱头,非法吸收公众存款。据澎湃新闻报道,蓝天格锐在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间,非法吸收钱款402亿余元,其中341亿余元用于向集资参与人返款。

钱志敏并没有满足于此。她利用非法所得购买了大量比特币,并通过雇佣“白手套”温俭进行洗钱操作。温俭在伦敦中餐馆打工,被钱志敏雇佣后,协助其兑换比特币,购买珠宝、豪宅等奢侈品。由于温俭的申报收入和消费水平严重不符,引起了英国警方的注意。

二、反洗钱新挑战:加密货币的匿名性

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,反洗钱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。加密货币的匿名性使得不法分子可以轻易地隐藏资金来源,从而逃避监管。

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。这部法律要求金融机构关注、评估运用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业务等带来的洗钱风险,以应对新型洗钱风险。安永在其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,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反洗钱管理中的应用潜力巨大。

为了应对加密货币的匿名性,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金融行业探索运用机器学习、大数据、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,以提升可疑交易监测与报告的工作效率。同时,反洗钱监测分析系统将从单一线性关联转变为多维网状关联,利用图计算、知识图谱等先进技术,实现网络分析和关系分析的新型穿透模式。

三、金融机构:反洗钱工作的主力军

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新修订的《反洗钱法》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包括建立健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、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反洗钱工作、开展反洗钱培训和宣传等。

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提到,新《反洗钱法》正式将客户身份识别制度更改为客户尽职调查制度。这意味着金融机构需要对客户的交易背景和风险状况进行调查,以更好地防范洗钱风险。

星展银行(中国)相关人士表示,新《反洗钱法》要求金融机构采取洗钱风险管理措施,应当在其业务权限范围内按照有关管理规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。

四、

加密货币洗钱案件频发,给反洗钱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。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法律的完善,我们有理由相信,未来反洗钱工作将更加高效、精准。让我们一起期待,在不久的将来,加密货币洗钱将不再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隐患。